国家林业局发布2018年将启动乡村绿化美化工程。目前,国家林业局已启动编制《全国乡村绿化规划(2018-2025年)》《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实施方案》,从加强乡村自然生态系统保护、加快乡村绿化美化基本建设、提升乡村林业发展趋势质量等五方面发力,提高乡村生态宜居水平,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态基础。能够预测分析,将来二十年,乡村发展趋势和基本建设将提速新一波的回乡基本建设新高潮。此外,园林绿化美化的重点也将逐渐城市转变向乡村。行道绿植、四旁植树、村屯绿化、庭院美化、森林乡镇、生态旅游等乡村绿化美化市场巨大。那么,在这场规模浩大的乡村绿化进程中,哪些树种更受青睐呢?
一、乡土树种——留住乡情、记住乡愁加强乡村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,除了要保护原生植被、古树名木等自然景观之外,绿化美化工程方面,应尽可能选择当地原生的乡土树种,真正留住乡情、记住乡愁,形成颇具特色的乡村文化,营造自然生态的植物群落,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环境。如陕西西安乡村地区的白皮松等。
二、珍贵树种——提高林业发展趋势质量提升林业发展趋势质量,是加快乡村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内容。珍贵树种的经济效益明显,是增加农民收入,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。如黄花梨、珙桐、楠木、榉树等。三、多功能树种——助力林业精准扶贫与城市不同,乡村优良的自然环境为多功能树种的发展趋势创造了基础条件。多功能树种不仅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,也具有食用、药用或日化应用等经济价值。在复合型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,多功能树种前景可期。如杜仲、皂角、樱桃、射干等。四、传统花木——传承发展趋势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是乡村发展趋势之魂,是构建乡村文明的核心内容。在保护乡村建筑、民俗文化的同时,也需要传统农耕文化,将桃李梅杏等传统花木融于到乡村建设中,营造诗情画意的乡村风貌。自“美丽乡村”被提出后,乡村发展趋势与基本建设便成为了热点议题,尤其是乡村文化保护和绿化美化工程,提速了乡村发展趋势进步的步伐的同时,也让乡村面貌从内而外焕然一新。根据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,全国行政村有63.5万个,其中,平原区有24.2万个,丘陵区19.7万个,山区有19.6万个。接下来二十年,随着乡村振兴战略逐渐推展,将有一场大规模的乡村绿化美化来袭。
上一条:蓝田白皮松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
下一条:蓝田白皮松考察团莅临西宁市
【如果您还没有关注“公司名称”手机网站】